慈善组织在坎昆海滩放出一个巨大的漂流瓶,上面写着“十万火急,在坎昆挽救生命”。坎昆会议外景。坎昆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气候大会29日在墨西哥坎昆开幕本报记者现场直击本报墨西哥坎昆电 (特派记者 薛松、毛玉西)当地时间11月29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29日24时),备受全球关注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COP16)在“迷宫”般的酒店“月亮宫”与坎昆展览馆举行。在墨西哥总统宣布“坎昆会议”开幕后,墨西哥外交部长,部长会议主席,以及WTO总干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纷纷致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分为两个阶段,在11月29日到12月7日是公约和议定书特定工作组会议,而12月8日到10日是举行公约和议定书的缔约方会议。这是继去年哥本哈根之后“重提”气候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尽管比去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有所“瘦身”,但依然有超过1万名代表参加这次气候大会。在经历上次哥本哈根的混乱和争吵之后,这次坎昆会议被广泛寄予厚望,希望扫清哥本哈根会议的阴霾,各国重新建立信任。多数首脑不参与墨西哥外交部长埃斯皮诺萨近日对媒体表示,尽管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缺席,但依然会有约20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参加这次大会,多数来自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国家,其中包括巴西、玻利维亚、危地马拉、智利、挪威与肯尼亚等国家领导人。
对于这次会议的规模降低的情况,气候变化问题专家王瑞彬接受本报采访时提到,大多数国家的元首记者不会参加坎昆气候峰会,也是吸取了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教训。当时,各国元首最后参与了最后的“讨价还价”,但取得的成效一般。王瑞彬认为,由于各国元首介入所磋商的议题,往往涉及到各国的根本利益,各国根本无法在根本利益上作出让步。僵局依旧:与会国“众口难调”本报墨西哥坎昆电 (特派记者 毛玉西、薛松) 记者从坎昆现场多方面了解的情况来看,由于核心僵局涉及各国根本利益,会议一时还无法立即取得突破。
从目前看,以下四大僵局短期内都难以突破:一、减排目标难以达成共识,各方都采取了减排承诺的低预期,发达国家提出的2020年中期减排目标与发展中国家普遍要求的减排40%的目标相距甚远。二、责任区分上,发达国家依然在“四处游离”,试图再次偏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使原本的双轨谈判进程缺乏互信基础。三、长期资金援助依旧是“一纸空文”。
按《哥本哈根协定》,发达国家要在2012年前每年筹措1000亿美元的资金承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四、美方减排意愿与承诺难有“定心丸”。
对各方来说,美国根本无法作出任何有效承诺,尤其是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失利之后,参众两院反对全球变暖观点势力上升,奥巴马极力推动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表示,坎昆会议有可能达成某项协议,这也是坎昆将取得的“具体成果”,其中可能包括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森林保护,以及建立一个新的基金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等内容。幕后因素:互信基础遭削弱本报墨西哥坎昆电 (特派记者 毛玉西、薛松) 气候变化问题专家王瑞彬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僵局之所以难以突破,是由以下三大现实背景决定的: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留有“后遗症”。
他表示,《哥本哈根协议》内容仅有十二段。并未明确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和到2050年的长期减排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资金支持和技术转移问题,协议的规定十分模糊,只有欧盟和日本提出具体将要提供的资金数目。
哥本哈根会议毫无疑问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从协议内容来看,哥本哈根会议又是让人失望的。二、经过哥本哈根会议的“亮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信基础遭到削弱,成为制约和阻碍谈判的负面因素。采取务实态度,由简到难,在资金、森林、技术转让、适应机制等各方共识较集中的问题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是推进天津及坎昆会议获实质性成果的理性选择。
三、由于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主要谈判者都不愿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作出更高承诺,都使得气候谈判进展缓慢,并将被一再延后。比如,在谈判中的焦点之一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问题,由于全球复苏乏力,发达国家的态度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国际观察谁在阻碍“气候谈判”目前最引人关注的两件国际大事,一是朝韩开炮,二为坎昆气候大会。在这两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里,闪动着同一个主角的身影,那就是美国。
而且,在某种层面上来说,美国在其中扮演着相似的从鹬蚌相争中获利的“渔翁”角色。其实在气候议题上,美国的态度一直十分消极,全然不见在其他国际事务上的“大国风采”。美国的立场在1995年“京都会议”上可见一斑:先是在减排问题上绝不退让、只肯维持“现有规模”;再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且在大会一再让步的前提下,美国终签署《京都议定书》;但在2001年,又迫不及待地退出该协议。
此后无论在巴厘岛会议还是哥本哈根会议等一系列重要的气候谈判会议上,美国都是发达国家逃避自身责任的强硬代表。可以说,美国在“气候谈判”问题上起到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但拖延和逃避议定的在经济上支援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问题的条款,而且还不断“倒打一耙”要求发展中国家担负起更多的减排责任。
因为有强势的美国为之“出头”,不少发达国家在应对气候问题时也习惯“撂挑子”。但气候问题不会因为这些国家“将脑袋埋进沙子”而减缓。根据有关统计,全球气温在整个20世纪已上升0.7摄氏度,若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势头没有改变,到2050年时全球将有近900万人要生活在洪水来袭的危险处境中。
而《哥本哈根协议》提出的力争将地球升温的幅度控制在“危险系数”2摄氏度以内也很难实现。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气候问题的“漫不经心”当然有其底气,那就是雄厚的经济实力。你以为气候灾难到来时所有人的命运是一样的吗?不一定。
发达国家有更高的技术、更完善的设备来保障本国国民的安全。即便是气候导致农作物歉收,他们也有更多的储备和更好的购买力来“抢”粮食,也有能力应对因气候变暖而可能需进行的大规模迁徙。也就是说,在高速发展的工业化过程中,美国等发达国家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已令地球变暖并引起一系列问题,但在需要负担责任之时,他们却以消极的姿态表明:既往不咎,责任平等,发展中国家应该挑大梁。
更值得思考的是,美国正在借气候问题大力推销其自身掌握核心技术的一些新能源。而此前的“用玉米炼汽油”已被证实成本高昂,而且大规模采用农作物炼油一度导致全球农产品价格高企。
美国如此做,无非是想一边转移视线,一边牟取利益。毋庸置疑,在跨越了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之后,错综复杂的气候谈判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此后也会逐渐向前进。
但在近阶段,难以产生实质性进展。因此,我们不必对坎昆会议期望过高。
(东方四)。
本文关键词:坎昆,气候,大,会要,710公海官网下载,跨,四道,“,坎,”,新闻
本文来源:710公海官网下载-www.messymitch.com